七律 七夕
垂髫未解秋何起,不惑终明自此时。
王母挥簪流弱水,牛郎荷担叹瑶池。
天河阻断三生苦,银汉疏离两地痴。
纵使鹊桥来岁在,难平别后半分思。
垂髫未解秋何起,不惑终明自此时。
王母挥簪流弱水,牛郎荷担叹瑶池。
天河阻断三生苦,银汉疏离两地痴。
纵使鹊桥来岁在,难平别后半分思。
余庆何处?筑城艮方,行百余里,即至吾乡!水火既济,风山相荡。
这里的“水火既济,风山相荡”说的不仅是余庆的地理位置位于黔南(火)、黔北(水)、黔东南(巽风)、黔东北(艮山)交汇之地,更是对家乡一种特产的描述,这就是余庆县的茶。茶树为灌木,为巽;生长于山,为艮;至于水火和茶叶的关系人尽皆知,无需赘言。
别人问起余庆的时候,我会介绍:“乌江长廊山水如画,富学乐美四在农家。小叶苦丁提神醒脑,构皮滩头电输天下”。如果别人再问起余庆茶的特点的时候,我会淡然一笑:“余庆茶,干净茶”。当他问道“就这么简单”?,我会对他慢慢道来:
这里的“小叶苦丁茶”,是余庆特产,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余庆“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”、“全国无公害农产品(苦丁茶、绿茶)生产示范基地县”。
余庆茶,干净茶。这是一句简单而有力的宣传语,但是它不仅仅是一句宣传语言,它还传递着余庆茶干净的形象和品质,也反映出余庆人民勤劳、朴实的品质。这里,干干净净的茶,来自干干净净的人,种在干干净净的地,涤出干干净净的魂。
余庆县是一个农业县,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与大自然紧密相连。在这里,茶农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敬畏之心,他们用心耕种,从不让任何化学农药或化肥伤害茶叶的品质,保证了土地的干净和肥沃。因此,余庆茶在生长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呵护,种出了“干干净净的茶”。
余庆人民淳朴朴实,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被注入了干净、清新的特点。在这里,人们不仅注重身体的清洁,更注重心灵的涤荡。这,就是“干干净净的人”!他们用茶文化来传承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,茶不仅是一种饮料,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。茶在这里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,成为了人们心灵交流和沟通的桥梁。
余庆的风景是迷人的,我曾在《大美余庆铭》中写道:“美哉桑梓,美在群山。看老林河,山水相间。仙人抬轿,一柱擎天。峰峦叠翠,玄之又玄。或曰中华,或曰横旦,或曰狮子,大有可观。天地之灵,不需有仙”。正是这些得天地之灵的群山,得到父老乡亲精心呵护的群山,孕育出了这独特的余庆茶。
2022年,余庆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这是对余庆县长期以来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认可和肯定。这,就是余庆“干干净净的地”!余庆茶在这里不仅代表着品质和口感,更是代表着健康和环保,是对“斧斤以时入山林”的延续,是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回应,是一种绿色生态饮品的代表。
在干净的茶园里,农民们用勤劳的双手耕耘,用心的呵护每一棵茶树,每一个茶叶的品质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。这些干干净净的人,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专业技能,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和干净程度。而这些茶叶,生长在干干净净的土地上,得到了自然的呵护和保护,因此呈现出了独特的香气和口感,洗涤着人们心灵中的浊物,留下干干净净的清香,“涤出干干净净的魂”。
在余庆县的茶园里,采茶的场景十分美丽。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茶叶上时,一片绿油油的茶园开始显露出活力。此时,采茶姑娘早早地来到茶园里,身穿轻便的衣服,带着一个个装满了采摘工具的篮子,准备开始采茶。旁边还有跟随而来的顽皮的小孩。要是孔夫子和曾点看见此景,一定会说:暮春者,春服既成,及笄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黔水,风乎狮山,咏而归!
在余庆的茶园里,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,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意义。这里没有工业污染,没有车水马龙,只有清新的空气和翠绿的茶园。茶农们用手工采摘,用传统工艺加工,保留了茶叶的原汁原味和天然的香气,代表了余庆人民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。
我喜欢喝茶,尤其是余庆茶。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,它有很多好处,比如降低血压、抗氧化、提神等。当看见清水泡出的茶水,汤色绿亮,滋味醇爽,入口微苦,回味甘甜,我就觉得很舒服。叶片在水中展开后,嫩芽叶底翠绿、叶片鲜活,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。喝茶不仅能满足口感,还能养生养心,是一种享受。喝上一口余庆茶,是这种清新干净的味道,是这种健康幸福的生活态度,是余庆人民的真诚和热情,是对在红尘俗世渐渐迷失的心灵的涤荡!
劝君多喝余庆茶,静气清心隐繁华。茶地人魂俱洁净,笑看绿水托落花。
这是2023年余庆县《余庆茶 干净茶》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,一下午匆匆写成。
在很小的时候,就听大人说过什么“甲子乙丑海中金,丙寅丁卯炉中火……”。到自己研究四柱之后,也背了一下,不过一直没理解为什么,直到前几天看到《中国方术概观——式法卷上》当中的《五行大义》一篇,才算弄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。为了帮助自己积累,也希望对和我有同样疑问的人有所帮助,现把相关的知识整理如下。
首先,纳音的来源和河图有关。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;地二生炎,天七成之;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;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;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”的生数和成数之外,还有一个“老数”,即水老于五,火老于三,木老于九,金老于七,土老于一(至于为何?参见《五行大义》里面管辂的说法)。
其次,纳音和六爻纳甲有关。具体来说,就是震纳庚子午(初爻子、四爻午,下同),巽纳辛丑未,坎纳戊寅申,离纳己卯酉,艮纳丙辰戌,兑纳丁巳亥。
纳音的具体计算方法就是:
例如甲子,子属庚,从甲数到庚为七,金老于七,所以甲子的纳音是金;再比如丙辰,辰属丙,从丙到丙数一,土老于一,所以丙辰的纳音是土;又比如乙卯,卯属己,从乙数到己为五,水老于五,所以乙卯的纳音是水。
我还看到过一种计算方法,年代久远已经记不起书名了,感觉没有上面的说法有道理,具体的方法是:
现在又有两种说法:
例如:甲子乙丑加起来34数,4为金(河图数),金自己发音,所以甲子乙丑纳音是金(也可以用49来减,得5土,土生金)。丙辰丁巳加起来22数,为火,土借火发音,所以丙辰丁巳纳音是土(也可以用9-2=7火生土)。
另外,在《三命通会》中还有一种方法,也就是“隔八生子”的方法,也是两个一组,从甲子乙丑为金开始,甲子数8到壬申, 壬申癸酉也是金,再数8到庚辰,庚辰辛巳也是金,三次之后就要更换了,再数8到戊子,戊子己丑为火,丙申丁酉属火,甲辰乙巳属火;壬子癸丑属木,庚申辛酉属木,戊辰己巳属木;丙子丁丑、甲申乙酉、壬辰癸巳皆为水;庚子辛丑、戊申己酉、丙辰丁巳皆属土。地支对冲的五行相同,比如甲子同甲午,丙申同丙寅。
当然也有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计算公式,不过那些公式都是为了快速计算而构造的,其中用到的数不像上面列举的方法一样有来历。
至于海中金炉中火之类的形容词,大都是根据五行的衰旺死绝来的了,其中《三命通会》里面有详细的解释,这里也不赘述了。
兜兜转转在人间,
转瞬花开四六年。
不怨功名抓不住,
心愉妇子在身边。
黄叶落,北风寒。
桂子幽香透树间,
沟畔芙蓉花正盛,
一轮冷月挂天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