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最快乐的是什么?
在看到这个问题的那一刻,我心里一愣。猛然间,竟真想不起自己何时、何地、因何事而特别快乐过。反倒是那些平日里深埋在内心泥泞中的不堪与伤痛,如同迈克尔·杰克逊《颤栗者》MV中那些长眠地底的僵尸般,接到某种神秘信号后纷纷扭曲着身躯爬出,张牙舞爪地要吞噬我的心灵。
《天龙八部》中虚竹轻易就回答了梦姑的这个问题,并最终抱得美人归。可我却真的想不起那些曾经的快乐了,我知道这不对,我是快乐过的,那究竟是什么时候呢?
也许无忧无虑的儿时是快乐的吧?可随着年岁增长,至亲逐渐凋零,回想儿时的自己,早已忘却了当初的快乐模样,反而充满了惆怅与迷茫。这就是"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"的真意吗?
也许学生时代踌躇满志、挥斥方遒是快乐的吧?可命运随后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,现在回想,也就只剩下如此感慨:"年少不知世道艰,鲲鹏自诩必登天","光阴虚度多遗憾,岁月蹉跎少悦欢"。
也许呼朋唤友、推杯换盏是快乐的吧?可随着韶华逝去,各自都有了生活的重心,都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家庭,现在想起来也只能感叹:"当年共饮多离乱,昔日同游尽飘零"。
也许洞房花烛、新婚燕尔、你侬我侬的时光是快乐的吧?看着那个自己决定相伴一生的人,眼中流淌着的都是浓浓爱意。可随着时间推移,陷于柴米油盐的两个人,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难免摩擦,从当初看她笑言哑哑,到如今心里嘀咕她怎么不是哑巴。维持下去更多靠的是习惯、责任以及不想折腾的心理。自己也不敢直面内心:到底还剩多少爱?更别提那些从爱侣变成怨偶的夫妻,他们还想得起当初的心动吗?
也许初为人父是快乐的吧?看着自己生命的延续、爱情的结晶,心中重新燃起希望!可随着孩子的成长与叛逆,终将从"父慈子孝"演变成"鸡飞狗跳"。父母对子女的期待,也从"望子成龙"慢慢降格为"平安就好"——苏轼那句"惟愿孩儿愚且鲁,无灾无难到公卿",到最后往往只实现了前一半。而子女也会恨不生在帝王家,埋怨父母没能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更大的帮扶。可即便真的生在皇家,父子反目的也不在少数啊。
也许好日子还在后头,我最快乐的日子就在明天!可年近五旬的我知道这是自欺欺人,也不容许自己这样麻醉下去。所谓"五十知天命",我就要搞清楚:快乐是什么?为什么如此易逝?痛苦又是什么?为什么会持续如此之久?
有研究表明,快乐源于多巴胺的分泌。这样看来,快乐不过是一场化学反应,既然是化学反应,就有持续时间——而这个反应显然很短暂,简直一瞬而过。可痛苦又是什么引起的呢?为什么持续时间会那么长?
也许痛苦来源于"不在乎"——你在乎的人不在乎你,你在乎的事不在乎你。因为这种不在乎,甚至没有人知道你在痛苦,这让人更加痛苦!
也许痛苦来源于不知取舍的贪念,总想"既要……又要……还要……",也不管这些欲望是否相互冲突。比如在找女朋友的时候,既要年轻漂亮,又要温柔贤惠,还要有一个有趣的灵魂。可真有这样的女孩她能看得上你吗?再比如找工作的时候,既要钱多,又要事少,还要离家近。可哪有这样的好事?就算有又轮得到你吗?
也许痛苦来源于对过往遗憾的无法弥补:如果幼时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宠爱;如果少年时没有得到过异性炽热的喜欢和坚定不移的选择;如果青年时无人赏识从而无法实现一生抱负——那么中年以后总会想方设法弥补这些遗憾。可是时间变了,人也变了,自己的心境也变了。无论如何努力,也无法抚平当初的遗憾,只会留下新的痛苦。
也许,快乐是一阵风,吹过后就无影无踪;而痛苦是雨,让内心变得泥泞。要想消除泥泞,还需要太阳的暴晒,可对于身处黑暗中的人来说,太阳又岂是那么容易找到的?《白夜行》中雪穗的天空就没有太阳,她只好把亮司当作自己的太阳,可亮司自己都深陷泥沼,又怎么能治愈别人呢?
快乐是风,一阵一阵的,所以很难叠加;而痛苦是雨,轻易就能叠加伤害。有时候,我希望新的痛苦能成为"创可贴",覆盖掉前面的痛苦;或者希望它是能掩盖"长痛"的"短痛",成为一种两害相权的选择。可惜,现实中后来的痛苦往往是前面痛苦的"加强针"!
有一首歌叫《星光背后》,第一句就是"年轻的时候,快乐是那么简单"。是的,孩子的快乐很简单,有时只需一个微笑。为什么越成长越不快乐?
如果从数理逻辑角度分析,也许快乐是一个"合取式",用"并且"连接多个条件,必须所有条件都满足才会快乐。我们小时候懂得少、考虑得少,所以条件容易满足,也就容易快乐。而随着成长,懂得越多,考虑得也越多,想要快乐就越发困难。
相反,痛苦是一个"析取式",用"或者"连接多个条件,只要一个条件成立,整个人就痛苦了。
叔本华说:“痛苦是生命的实质,而快乐只是痛苦的暂时中止。”这样说来,如果人生是一篇华丽的乐章,那么快乐就是暂时的休止符,紧接着就是高低长短不同的代表痛苦的音符。那又是谁在弹奏这些音符呢?
如果真有"造物主",祂在创造我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好的属性,也给了我很多不好的属性。这些属性既带来了快乐,也招致了更多痛苦。也许,我如何面对痛苦才是祂想要研究的内容,而那些快乐,不过是让我鼓足勇气活下去的诱饵。毕竟,实验耗材也是要花成本的,得最大化利用才行。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:我最快乐的是什么?已经不重要了。如果佛家所说为真,我希望离开时也幽默一把——不管是去往极乐还是阿鼻,都请欢喜佛给我念一遍《大悲咒》送行。
观自在菩萨在《心经》中说:"智慧达彼岸。"可是到达彼岸又如何呢?也许那只是一个更大的修罗场,如同闯关游戏,这不过是通过了第一关而已。
有什么好高兴的呢?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