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活着是为了什么?这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.但是我认为:人活着就是为了死!为什么这样说呢?首先,人活着的最终结果就是死.其次,人达到死这个目的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别的目的了.人在死的时候,活着也完成了它的使命.不会再活着了.生是短暂,死是永恒.其实,活着的本质就是死!

上面这段文字是从我最早的网站备份中看到的随笔,应该是2000年左右写的吧!那时候我还年轻,对死亡还没有真正的认识,这段文字仅仅是我爱抖机灵的表现而已。不过对于"死亡是人生的终极目标"这个认知,倒是一以贯之的。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慢慢开始认真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,也认识到人生并不是只有起点和终点——在这两点之间的经历,才是人生更重要的那部分。

关于人生路径的选择,虽然所有人想要的都是实现自身价值,但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,每个人看重的东西各异。

比如爬坡,有人选择距离小但费力的路径,也有人选择距离长但更省力的路径;再比如滑雪,有人选择距离最短的直线,也有人选择耗时最短的摆线路径。这些都是物理学或数学上可以算出最优解的问题,但人生不是数学题,没有标准答案。

所以有人选择求官,有人求财,有人求色,有人想寻觅真正的知音,也有人只求内心的宁静。这些都是一种选择,说不上对错。

当然,选择了就要认真走下去,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,也不要看到别人的路似乎更好走就朝三暮四。但这不是说选择了就不能改——如果发现方向确实错了,及时调整反而是明智的。只是这个"确实错了"和"只是遇到困难"之间的界限,往往模糊不清,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。也许正是这种判断本身,才是人生最难也最有趣的地方。

人生充满了许多的变数,除了"死亡"这个大目标,在不同的阶段我们也会有不同的小目标。这些小目标如果能实现,当然会让我们感到开心。可是就算失败了又怎样呢?

有个成语叫做"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",说不定别的收获会超过你本来的目的。

举个例子,本来你这个周末计划好了要在家休息,但朋友非要拉你去打麻将。你拗不过去了,结果那天手气很臭,输得惨兮兮。但是却在牌桌上认识了你未来的爱人,后来你们非常幸福。那么你在回想这一天的时候,会如何评判呢?如果当初坚持不去,虽然钱没输,但也就错过了这段姻缘。

所以,不管是我们这一生还是某一个阶段,也不管是大目标还是其中的一个小目标,得意还是失意都不是固定的,甚至会因为不同的心境和后来的发展,让我们对同一段经历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。

一段失败的爱情可能会变成永远骚动的"白月光",也有可能会变成"谢谢不嫁/娶之恩"。"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"是从后来的结果倒推的,过去的事情没有改变,可我们会根据现在的处境赋予它不同的解释。

乔治·奥威尔在《1984》中说:"谁掌握了过去,谁就掌握了未来;谁掌握了现在,谁就掌握过去。"这话不仅对国家是这样,对于个体也是如此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形成了古典小说中纠缠不休的"机关消息",谁知道我这一步踏出去会引起过去还是未来哪个地方的剧烈变动呢?

既然得失会转化,既然我们对过去的解释取决于现在的处境,既然路径有多种选择而说不上对错,那么所谓的"终极目标"其实也就不那么重要了。

不必去追问人活着为了什么,活着就是为了活着!

这虽然有点"循环论证"或者"人择原理"的味道,但事实就是如此——"活着"本身就是活着最大的意义。

如果认同我年少时抖机灵的说法,把"死亡"当成人生唯一的目标,那就真的是应了汤宝如的一首歌《活着就是等待》了。等待什么?当然是死亡。

可我现在不这么想了。我不愿意我的人生只是等待,我要在这个过程中,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那条路上,活出属于自己的意义。

标签: none
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