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装
我写过一篇名为《假装》的新诗,描写了人们面对不同的对象假装出不同面孔的样子,最终在面对内心的时候,也选择了假装。
我想起了一件趣事。我和妻子是相亲认识的,第一次见面就是简单地吃了顿饭,晚上一群人去唱歌而已,应该是互有好感吧?第二次约她出来的时候,是一大堆人去一个山庄玩,但我和她都不打麻将,于是二人就单独在山庄四周转了转。在路过一栋房子时,遇见了两条大狼狗,还没有拴着,她肉眼可见地紧张了。于是我主动牵起她的手,小心翼翼地走过了这段危机四伏的地段。经过此事,感觉两人的关系就近了许多,这也许就是所谓的"吊桥效应"吧?
不过我想说的是,其实我也是最怕狗的了,平常看见狗都是绕道走的。当时也许是面子问题,或者是传统的规训——男人必须要保护女人。虽然"两股战战,几欲先走",但还是硬着头皮保护着她走过那个路段。有时我也在想,如果那个时候狗真的扑过来了,我会不会出于本能撒腿就跑?如果是那样,这段姻缘肯定就黄了。这样说起来,我还得感谢那两只狗啊!不过从逻辑学上来说,前提为假可以推出任何结论,既然那两条狗没有扑上来,说明这就是注定的缘分吧!
昨天是国庆节,在朋友圈、关注的公众号都能看见很多表达爱国之情的文章和视频,也不知有多少是出于真心,又有多少是伪装?这也的确没法判断。要是真想判断,也只有国家真正出现危难的时候,才能看出哪些是真正的爱国者,哪些仅仅是把爱国当成生意。可如果真要这样才搞得清楚,未免代价太大了,我宁愿没有机会去分清真假。
所以,我们很多时候是搞不清楚别人对我们所表露的是不是"假装",其实也没有必要搞清楚。不是有句话说"你所看见的,都是别人想让你看见的",我们接收到的一切信息,都是经过别人加工掩饰过的。所以也没有必要为了知道真不真,就想方设法地去进行所谓的"考验",要知道就算是真情,很多也是经不起考验的。"海枯石烂,此情不渝"的爱情固然伟大,也可能真的存在,可更多的是"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"和"贫贱夫妻百事哀"。即使期待前面那种爱情,又何必要用大难和贫贱来考验呢?就算是装,能装一辈子不就是真的了吗?有时候,你怀疑它是假的,真的也会变成假的;你相信它是真的,假的也会变成真的。就像电影《无间道》,什么是真,什么又是假?
每个人都想做一个"真"的人,因为这样是最简单的,但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,不得不"假装"。如果用"假装"来欺骗别人,就要做好被揭穿的预案,正如林肯所说:"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,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,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。"所以,就要在被揭穿前完成自己的目标。这也解释了很多女人所抱怨的"为什么他婚前婚后两个样",以及"在野党说话就是硬气"的现象。
有的时候,我们连自己也骗,自己对自己假装。这其实是一种逃避,可正如某日剧中一句著名的台词:"逃避虽然可耻,但是有用"。一个忘不掉的人,你假装忘了,时间久了,也许真的就忘了;一件在意的事,你假装不在乎,时间久了,也许真的就不在意了。当然,世界没有那么美好,也许假装了一辈子还是忘不掉那个人,还是忘不了那件事。可是,你都需要"假装"来忘掉了,那你不假装又能怎么样呢?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