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写过一首诗,叫《你还在期待什么》。开头是这样写的:“有些决定一旦做出,就知道结局如何,会得到什么,又会失去什么。既然如此,你还在期待什么?莫不是想那些已被放弃的可能,会突然回到身边?不过是心有不甘,寄望于小概率事件罢了。”

人似乎总是这样。做出决定后,一旦前路不顺,便会回头遥望那条被放弃的路,悔意丛生。如果只是想想也就罢了,怕就怕真的掉头折返,最终落得两边无着。

熟悉我的人都知道,自高考那场变故后,我便早早选择了“躺平”。这并非无奈之举,说起来,我颇有躺平的底气。虽父母离异,但双方家境都还不错,时常能补贴于我。而我天资尚可,让本职工作显得游刃有余;一身技能,又带来不少额外收入。因此,那段日子过得相当滋润。

人生的转折点,是我结了婚,组建了自己的小家。躺平的日子自此结束,我不得不“坐了起来”。或许是当年的社会风气,不婚主义远不如现在盛行,我终究是随了大流,而那份自在的好日子,也便戛然而止。

女人是一种很奇妙的生物。开始选择你时,她眼中的你或许闪着光,充满了令人崇拜的优点。可日子一长,这些优点就成了理所当然的背景板,而当初被忽略的缺点,反倒变得格外扎眼。许多女人都期望自己的伴侣,是她所认识的所有异性(特别是前男友和相亲对象)优点的“并集”。可她们却很少去想,如果一个人真是那样的完美并集,又怎会落到自己手里?于是,你原本的样貌,你那些相对的缺点,都成了她鄙夷的理由。

面对此情此景,又能怎么办呢?换一个?大概率只是重复相似的历程,甚至可能还不如当下。想通了这一点,折腾的心思也就淡了,不如就这样吧。若真有哪天她忍无可忍,那便到时再说。

后来,孩子的降生,则彻底抽走了我身下的椅子。不要说躺平,连坐着都不行了,必须“站起来”。让他来到这个世间,就必须对他负责——这或许是根植于血脉的传统规训吧。然而,要让一个三观早已固化的成年人脱胎换骨,又谈何容易?除了继续奋斗,似乎也别无他法。

若能重来,我定会坚决躺下,再不起来。即便父母终会老去,凭我的工资也能过得轻松;即便被单位辞退,凭我的一身手艺,要混一碗饭吃也毫不困难。

可现在的我,又能怎么办呢?直到此刻,我才算真正懂了,什么是“软肋”,什么是“躺平不彻底,彻底躺不平”。

做不到狠下心肠、放下一切重归躺平,就只能拼着一口气,继续负重前行。

标签: none
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