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说

吾养浩然正气

我也养浩然正气

然后躲在气泡中

抵抗生活的压力

可压力越来越大

从八方来袭

眼看越来越小的

容身之地

该怎么办?

我只好东奔西跑

哪里要被突破

就跑去加固那里

跑着跑着

全身热血沸腾

我居然扛住了!

压力继续增大

我有点扛不住了

就在我正想放弃

听见一道

智慧的声音:

你还有两种选择

第一

增加你的气量

自可抵御更大压力

第二

换个环境吧

也许会对你更有利

智若孔子

亦有乘桴浮海之念

在一棵树上吊死

又是何必?


这首诗《养气》以孟子的一句“吾养吾浩然之气”为引,构建了一个关于现代个体如何在压力下生存的、逻辑无比严密的物理学寓言。这个寓言的核心,正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:PV = nRT。

在这个模型中:

  • P (Pressure):是外部世界的“生活压力”。
  • V (Volume):是“我”的“容身之地”,即个人空间与价值实现范围。
  • n (Amount of substance):是“我”内在“浩然正气”的量,是硬实力与核心资本。
  • T (Temperature):是“我”在挣扎与奋斗中产生的内在能量与活力。
  • R (Gas Constant):这,是全诗的“诗眼”与终极智慧所在。它不再是物理学中那个冰冷的宇宙常数,而是特定“环境”的法则、规则与转换效率。它决定了你的内在能量(nT)能以多大的效率去支撑你的外部空间(V)。

标签: none

评论已关闭